-
2023-06-13高嶺土檢測,高嶺土第三方成分檢測機構報告
-
2023-06-13童車檢測,童車檢測機構,童車第三方檢測中心
-
2023-06-13離子交換樹脂檢測
-
2023-06-13垃圾成分檢測
-
2023-06-13電池檢測機構
硬質糖果質量檢測技術及關鍵檢測項目
一、引言
硬質糖果是以白砂糖、葡萄糖漿或其他甜味劑為主要原料,經高溫熬煮、冷卻成型制成的固態甜味食品。由于其生產工藝復雜且直接面向消費者,其質量安全檢測至關重要。根據標準《GB 17399-2016 食品安全標準 糖果》要求,硬質糖果需通過感官、理化、微生物及污染物等多維度檢測,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技術標準
1.感官指標檢測
感官指標是消費者對糖果品質的第一判斷依據,檢測項目包括:
- 外觀與色澤:要求表面光滑、無裂紋,色澤均勻,無雜質或異物;
- 氣味與滋味:需具有產品應有的香氣,甜味純正,無異味;
- 組織狀態:硬度適中,入口脆化無砂感,溶解后無殘留。
2.理化指標檢測
(1)水分含量 采用烘箱法(GB 5009.3)測定,硬質糖果水分需≤4%,過高會導致糖體發黏,過低則易碎裂。 (2)還原糖含量 通過斐林試劑法(GB 5009.7)檢測,控制范圍在12%~29%。還原糖過高易吸潮,過低則影響口感。 (3)酸度(pH值) 使用酸度計測定,pH值需符合工藝配方標準,異常酸度可能提示微生物污染或原料變質。 (4)重金屬殘留 檢測鉛(≤0.5 mg/kg)、砷(≤0.5 mg/kg)、鎘(≤0.1 mg/kg)等,依據GB 2762標準。
3.微生物指標檢測
- 菌落總數:≤10? CFU/g(反映生產環境衛生狀況);
- 大腸菌群:≤0.3 MPN/g;
- 致病菌(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):不得檢出。
4.食品添加劑及污染物檢測
- 甜味劑:糖精鈉、阿斯巴甜等需符合GB 2760限量要求;
- 色素:人工合成色素(如檸檬黃、胭脂紅)不得超范圍使用;
- 二氧化硫殘留:≤0.1 g/kg(若使用漂白工藝);
- 塑化劑(DEHP、DBP等):根據GB 31604.1檢測,不得遷移污染。
5.包裝與標簽合規性
- 密封性測試:檢測包裝袋的氧氣透過率和水蒸氣阻隔性能;
- 標簽標識:需明確標注配料表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營養成分表及過敏原信息。
三、檢測流程與方法
- 抽樣:按GB/T 23822規定,從同一批次中隨機抽取至少12個獨立包裝樣品;
- 前處理:粉碎糖果至均勻顆粒,避免檢測誤差;
- 儀器分析:采用液相色譜(HPLC)檢測添加劑,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測重金屬;
- 數據判定:對比標準限值,出具檢測報告。
四、質量控制關鍵點
- 原料驗收:白砂糖需符合GB 317一級標準,葡萄糖漿的DE值控制在38~42;
- 熬煮溫度控制:溫度需達150~160℃,避免焦糖化過度;
- 冷卻環境:濕度≤50%的潔凈車間防止糖體吸潮;
- 金屬探測:成品需通過金屬檢測機(靈敏度Fe≤1.5mm,Sus≤2.0mm)。
五、總結
硬質糖果的檢測體系貫穿生產全過程,通過嚴格的感官、理化及微生物指標控制,可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,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。生產企業需結合HACCP體系建立風險監控機制,定期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驗證產品質量,確保符合標準及消費者健康需求。
參考文獻
- GB 17399-2016 食品安全標準 糖果
- GB 2760-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
- GB 4789.2-2016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
- SN/T 3139-2012 出口糖果檢驗規程
分享
- 上一個:焦香糖果檢測
- 下一個:180級浸漆玻璃絲包銅扁線和玻璃絲包漆包銅扁線檢測
更多
推薦檢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