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025-04-11編織袋檢測,編織袋檢測機構,編織袋第三方檢測
-
2025-04-11緊固件第三方檢測機構
-
2025-04-11吸音材料檢測
-
2025-04-11PCB檢測
-
2025-04-11陶瓷第三方檢測機構
無線充電系統檢測
檢測項目報價? 解決方案? 檢測周期? 樣品要求?(不接受個人委托) |
點 擊 解 答 ![]() |
無線充電系統檢測項目詳解
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對產品性能、安全性和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為確保產品質量,檢測環節需覆蓋以下核心項目:
一、性能檢測
-
傳輸效率
- 檢測目標:評估電能從發射端到接收端的轉換效率(通常要求≥70%)。
- 方法:通過功率分析儀測量輸入/輸出功率,計算效率=輸出功率/輸入功率×100%。
-
充電速度與功率穩定性
- 目標:驗證標稱功率(如5W/15W)下的實際充電速度及波動范圍。
- 方法:在不同負載下(如手機電量0%/50%)測試輸出功率穩定性。
-
對齊容錯能力
- 目標:檢測發射端與接收端偏移時的充電效率。
- 方法:將設備橫向/縱向偏移1-5cm,記錄功率衰減情況。
-
溫升測試
- 目標:確保工作狀態下設備表面溫度≤標準(如IEC 62368-1)。
- 方法:紅外熱像儀監測連續充電1小時的溫度變化。
二、安全檢測
-
異物檢測(FOD)
- 目標:防止金屬異物(如硬幣、鑰匙)進入充電區域引發過熱。
- 方法:在充電區域放置標準測試金屬片,驗證系統是否自動斷電。
-
過壓/過流保護
- 目標:模擬異常輸入電壓(如12V突增至24V),測試保護電路響應速度。
-
絕緣電阻與耐壓測試
- 目標:確保高壓部件絕緣性(如絕緣電阻≥100MΩ)。
- 方法:施加500V DC電壓1分鐘,檢測是否擊穿。
-
短路與反接保護
- 目標:驗證輸出端短路或電源反接時系統能否自動切斷。
三、兼容性檢測
-
多設備支持
- 目標:測試不同品牌手機、耳機等設備的充電兼容性(如支持Qi協議設備)。
-
跨協議兼容性
- 目標:驗證對Qi、AirFuel等不同無線充電標準的支持能力。
-
通信協議測試
- 目標:檢測發射端與接收端的握手協議(如Qi認證的加密通信)。
四、環境適應性檢測
-
溫度與濕度測試
- 目標:在極端環境(-20℃~50℃,濕度100%)下驗證系統穩定性。
-
振動與跌落測試
- 目標:模擬運輸或使用中的機械沖擊(如1米跌落測試)。
-
長期老化測試
- 目標:連續工作1000小時后,評估性能衰減及部件壽命。
五、電磁兼容性(EMC)檢測
-
輻射干擾(EMI)
- 目標:確保系統工作時輻射值符合FCC、CE等標準。
-
抗干擾能力
- 目標:在強電磁場環境中(如靠近微波爐)測試充電穩定性。
六、認證與合規性檢測
-
Qi認證測試
- 內容:通過WPC(無線充電聯盟)授權的實驗室測試,涵蓋效率、FOD等15+項目。
-
各國法規認證
- 示例:中國的SRRC認證、歐盟的CE認證、美國的FCC認證。
總結
無線充電系統的檢測是保障用戶體驗和安全的核心環節。廠商需結合標準(如IEC、Qi)與目標市場法規,制定全面的檢測流程,尤其在異物檢測、溫升控制及兼容性等關鍵項目上需嚴格把關。通過系統化檢測,可大幅降低產品召回風險,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更多
推薦檢測